Z世代研究中心成立并发布《2022全球Z世代观察报

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27日 05:44: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谷雨表示,B站将与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引领中国年轻人传递中国声音,植根关于中国Z世代群体的深刻理解,打造汇聚国际Z世代的综合性视频社区,持续推动各国Z世代之间的文化交流,

谷雨表示,B站将与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引领中国年轻人传递中国声音,植根关于中国Z世代群体的深刻理解,打造汇聚国际Z世代的综合性视频社区,持续推动各国Z世代之间的文化交流,共同打造国际传播工作新模式。

——Z世代更具独立思考和多维思辨能力。调查显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Z世代有着更加突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多维思辨能力,活力之中蕴含自信;对于自己关心的话题,Z世代勇于表达,不人云亦云。其中,在Z世代的自我画像中,互联网、包容、创造性、活力、开放、多元等关键词被选中的频次最高。同时,Z世代普遍反感被标签化,不认同自己是“躺赢”的一代,但是,“同辈压力”和“对未来的未知”(35%)成为Z世代普遍感到最焦虑的事情,在这样的焦虑下,国内外Z世代将“接受平凡的自己”“懂得拒绝/敢于说不”(29%)作为自己的首选人生哲学。

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陈光金表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致力于关注和理解当代青年和青少年群体,研究如何发挥青年和青少年的能动性,并将在社会调查、对策研究、科研平台等多方面为研究中心提供支持资源。

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央团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吴庆指出,Z世代与移动互联网相伴而生,其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及其演变趋向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演进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而其国际观也或将成为未来影响世界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加强这一方面的调查研究意义重大。

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阿富汗、印尼国家局长、留基委国际组织人才选拔专家组组长薛玉雪表示,该报告立体、客观地展现了Z世代的代际特征,对比研究了中外Z世代画像,并从国际关系视角考察了作为未来全球治理生力军的Z世代的思维认知。在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青年力量日益彰显的今天,该报告无疑对加强Z世代研究和培养视野开阔、文化自信的中外Z世代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

2022年5月27日,中国日报社联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创立的Z世代研究中心在京成立。研究中心还发布了《2022全球Z世代观察报告》,是Z世代研究领域首份覆盖面较广、调查范围较全的全景式观察报告。

米博华指出,Z世代研究中心“以Z世代群体为经,以国际传播能力为纬,交汇于新闻传播事业,线条清晰,定位精确。”他表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将与研究中心展开全方位合作并努力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在成立仪式上致辞

曲莹璞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打造研究与实践并重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平台——Z世代研究中心是中国日报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凡益之道,与时偕行。Z世代研究中心成立恰逢其时,大有可为。”他期待Z世代研究中心成为国际传播规划与战略研究的重要咨询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智库、高水平实践培训基地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为青年成长成才、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作出新贡献。

周飞舟表示,北大社会学系将发挥在田野调查方面的经验和理论优势,为研究中心提供技术与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共建培养国际传播高层次跨学科人才的平台,提供相互交流和进步的机遇。

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等出席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报告显示,Z世代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了价值观的代际更替,他们受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影响较小,具备多元、开放和创新的特性,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和中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中外Z世代对未来的核心关注点存在显著差异。调查发现,后疫情时代,40%的国内Z世代最关心“疾病(疫情)”“社会安全”“贫困(实现共同富裕)”,41%的国外Z世代则聚焦“新兴科技”“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这一不同点体现了国内Z世代对于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广泛认同和积极拥护,同时也体现了中外社会发展状况、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文章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wgjyyj.cn/zonghexinwen/2022/0527/661.html



上一篇:2022年全国英语师范专业认证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全球基础教育研究联盟第六届年会在石家庄召开

外国教育研究投稿 | 外国教育研究编辑部| 外国教育研究版面费 | 外国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外国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外国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